自律神經失調會造成的各種問題,尤其現代人工作家庭壓力大

容易有以下狀況:

廣泛性焦慮癥,憂鬱癥,抑鬱癥,恐慌癥,強迫癥,躁鬱癥,腸躁癥,膀胱過動癥

並伴隨頭痛,眩暈,失眠,臆球癥(喉嚨一直感覺有異物),胃食道逆流,耳鳴,睡覺一直醒,胸悶,胸痛,心悸恐慌,吸不到氣,易喘,胃脹胃痛,腸躁癥,頻尿,陽痿早洩,頭麻手麻腳麻,血壓高。

在相關門診中,尤其像是業務、設計、工程、教師、作業員等類型的職業,自律神經失調的狀況最為明顯

對於有慢性疼痛的人來說,若沒有重視自律神經失調,其嚴重性更是不言可喻。

自律神經失調可能危害機體的消化系統,造成脾胃不調,引發消化系統疾病。

有研究顯示,胃和小腸在晚上會產生一種對消化道粘膜有修復用處的化學物品tff2蛋白質,假如自律神經失調導致睡眠不足,就會危害這種物品的產生,從而大增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潰瘍性結腸炎等疾病的發作率。

偏頭痛:長期失眠引發偏頭痛的原因可能與顱內小動脈和毛細血管收縮致使腦部皮質缺血有關,這部分自律神經失調的患者除了出現睡眠障礙外,還會在晚上睡眠期間反復出現頭痛癥狀。

慢性疲勞綜合癥:本病在臨床上很多見,特別是女性失眠患者,她們常訴說自己疲憊乏力,即使臥床休息也不能緩衝疲憊部分病者還具有低熱、畏寒、頭浦、咽喉浦、心煩、急躁等不舒適癥狀。

此外,長期自律神經失調還可引發中老年人腦病、女性更年期綜合癥以及糖尿病等嚴重害人體健康的疾病。

所以專家強烈建議大家,千萬不要忽視自律神經失調的癥狀,大家應謹慎對待並應及時採取治療措施。

底下是自律神經失調所引起的癥狀,如果符合下列5點以上,可立即前往診所掛號尋求解決途徑

自律神經失調門診中最常觀察到的癥狀如下:

對睡眠品質不滿意

.上床後翻來覆去睡不著,往往需要躺30分鐘甚至更久才能入睡;
.夜裡醒來好幾次,多在2次以上,醒來之後很難再入睡;
.早上醒得早,比正常起床時間早醒30分鐘以上;
.總睡眠時間不足6.5小時;
.睡眠品質下降,醒來仍然感到困倦,感覺體力沒有恢復。

白天正常活動受到影響

.白天精神狀態不佳,感到困倦、疲勞,想睡覺;
.工作和學習時,難以集中精力,犯錯次數增加,記憶力下降;
.情緒上,感到緊張、不安、出現情緒低落或容易煩躁、發怒;
.社交、家務、職業或學習受影響等。

而自律神經失調治療真的不難!讓您減少甚至停用安眠藥與抗憂鬱西藥…恢復該有的身心平衡。

廣和中醫診所與廣仁堂中醫診所運用傳統中藥來調理過度緊繃、亢奮的情緒,依據中醫藥的學理來調理體質;多管其下,改變您的體質,調理平衡

不是單純以藥物來壓制癥狀;經過一系列的療程,很多患者就慢慢減少甚至停止安眠藥、抗憂鬱藥物等西藥的長期依賴,回歸到身體原始的平衡統合狀態,這就是身體原始自然和諧的狀態。

透過我們診治改善自律神經失調的患者都可以漸漸找回正常的生活品質,使用正確的方式將幫助您擺脫失眠的痛苦!

底下為診所相關門診資訊圖片

 

SSll15CEFDE5廣和中醫診所

作者:香山居士 “爺爺,給校服錢!”讀一年級的小孫子阿東剛放學回來就給我下命令。 “又要買校服了,上學期不是買了嗎?”我問。 “上學期的是春裝,現在要買秋裝。學校要統一著裝……”。阿東一字不漏地傳達了老師的話。 “要多少錢一套?”我打斷了孫子的話。 “一年級的九十五元,老師說的。”阿東兩眼盯著我說。 “哦……”我不禁陷入了沉思:阿東的姐姐阿芳,哥哥阿軍都同在村小學讀書。三人的校服錢就要近四百元啊!老伴是個三高人物,長期治療服藥花了不少錢。自家雖夠不上貧困戶,但經濟一直都是緊巴巴的。兒子和兒媳雖在外地打工,但近來廠方效益不好,工資總不能按時發放,兒子幾個月一分錢也沒有寄過回來。四百元的校服費對別人來說是濕濕碎算不了什么,但對于我來說卻重如千斤。拒絕孫子們吧,不行!別人都穿校服了,自己的孫子們沒有穿會被小朋友瞅不起,很容易產生自卑感,會影響學習的。我無論如何也要交上孫子們的校服錢。 “阿爺,比錢!”阿東把手伸到了我的面前。 “緊什么,老師說到星期五交都得在。”阿芳和阿軍回來了,她倆讀四五年級,比阿東懂事。 “今天剛星期三,到星期五我一定給你們好嗎?”我順著阿芳的話尾說。我自知手中錢不夠,只好對孫子施了個緩兵之計。 “好,拉勾!”調皮的阿東把食指變成了勾,伸到了我的面前。我只好同他拉了勾,暫脫困境。 下午,我決定拿五包谷去賣,以籌足孩子們的校服錢。現在的谷價賤過泥,黃澄澄又飽滿的谷子,一斤才賣一元兩角五。三套校服就要賣上四百斤谷子啊。 我拉著裝谷的車子剛出路口,就聽有人啼哭有人罵。一看,原來是大喉婆陳二嫂,在罵她的小兒子阿寶:“成日要錢,我那里得的錢!上期買校服要成百,個期又要百幾,天又不掉錢,我又不會屙錢……,要什么校服,我不信不穿校服就學不識字!……,自家建屋欠的債還沒還清,我那里有錢,你不去學校便罷,回來給我放牛……”。 我不禁聽得五味雜陳。很想過去勸陳二嫂幾句,一時又想不起合適的話。忽聽她又罵開了:“個的學校老師也真是,以為學生家庭都是富翁,一個孩兒的校服就要成百文,質量又不好,布料都是過期貨。上學期的那套,屙尿射都穿窿。誰都說不值,頂多就值一半錢。我看其中就有貓二!” 一語驚醒夢中人。陳二嫂最后那句話足足讓我想了大半天。我覺得其中不無道理,試想當前物欲橫流,拜金主義嚴重,當年的清水衙門恐巳風光難再了。早年報登某鎮的教育小組長覃某,不是利用手中的權力,在全鎮學生的學費上每人每期加收十元錢。幾年下來,他就貪污了一百七十萬巨款,輕而易舉地把縣城黃金地段的一幢樓房買下來嗎?要不是中央反腐力度加大,他這只蒼蠅恐怕要變成老虎了呢。此刻,我心里亮堂了:校服雖小,但數量不少。真有貓二,性屬腐敗,應當制止。可是,這時我心里好象有個人對我說“李七,你只是個學生家長,算什么東西?你有什么能量?還是少說為佳吧,最好不要自找煩惱。”我正要加以考慮,又響聲了另一個人的聲音“李七,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反腐有中央支持,你怕什么雜毛?校服問題肯定有腐敗,你出出頭,為廣大學生家長討個公道嘛!” “喂,是阿麗嗎?”我決定聽后一個人的話,拔通了遠嫁廣東的外甥女的電話。她是服裝公司老板的兒媳,她兼管著幾個制衣廠。 “呀,是啊!外公您好!有什么事嗎?”手機里傳出甜甜的女人聲。 “我想問一下,你們廠制作過小學生的校服嗎?” “制,經常接單做。” “哦……什么地方的單多?” “那里的都有。上學期你們縣的學校也在我們廠做,這學期也有定單。” “哦?……,我再問你一下,五六歲小學生的校服,一套成本是多少錢?” “不值什么錢,來定做的人都是專挑過時的布料,一般都比較便宜。象上學期的那套,布料大概是三十幾元,衣工是十元,整套不超足五十元。” “這……,為什么這么小的學生,象你剛讀一年級的表弟,學校也要收九十五元?” “哎,外公你真不明白,這就是潛規則。這九十幾元,他們的班主任要一點,校長要一點,鄉鎮管教育的頭頭要一點,縣教育教長要一點。這是來下定單的人告訴我的,他是酒后吐真言,不會是假話。哎!有什么辦法?現在各級都有人被錢迷了心竅。要改變這種歪風,看來只有希望反腐取得徹底勝利。”阿麗話中顯得有點無奈。 “好!我不打撓你了,再見!”我放下手機,馬上動手給縣紀委寫了封信,反映了校服的問題,一連兩個星期不見有動靜,我心里有點虛了。怕自己反映的問題查無實據,問起責來要擔個誣告罪名,如何是好?我真有點后悔當初太沖動了,弄得如今坐立不安。要是不多管閑事,清水洗身涼處坐多好啊。 一天早上,我正在門前無精打釆地發呆。 “李七,有你的信。”鄉郵員陳永不知何時來到身邊。 我趕忙把信接了過來一看,咦!“運城縣紀律檢查委員會”這行紅字赫然入目。郵遞員走了,我把信拆開:李力強同志,你反映的情況,經過我們的調查屬實。我們巳及時向上級匯報,并巳採取有效措施。非常感謝你對反腐工作的支持和幫助。 運城縣紀律檢查委員會 2019年10月12日 我一連讀了三次紀委的信,心里早懸著的石頭才落了地。呵,淡定了,我笑了。我高興得掏出煙來抽,舒心地把煙圈一串串地吹。 “阿爺”,“阿爺”孫輩們放學回來了。三個都遞給我幾張十元幣,說:“學校退回的,老師說這次校服不要這么多錢了。” “呵!呵哈……”我高興得笑了。心里感覺有一股暖流在淌…… 文/香山居士 +10我喜歡

他慢慢走向她,他眼睛認真的看著她,一眨不眨。   她低著頭裝作沒看見他,心里哀求著他別來靠近她。   她只是普通的女孩,雖然也會做王子夢,但是現實里的她,臉上掛著冷漠的樣子,習慣沉默。   而他成績好,長得帥,學校的女生喜歡著迷他。   她每次見到他始終裝作沒看見他一樣。   他一下子就開始好奇這個安靜的臉龐,個性看起來冷靜的女孩。(美文精選網:www.meiwenjx.com)   這次,她剛剛要走到樓下,剛剛遇到他在樓梯。   他突然開口“你好,怎么要去哪。”   她沉默的低著頭,明明知道他跟自己說話,還是自管自走向樓下。   他覺得她無意中挑釁他的自尊,竟然完全忽略我的存在,她也太目中無人。   他攔住她“喂,我跟你說話呢。”(美文精選網:www.meiwenjx.com)   她有些遲鈍的抬起頭,裝作無所謂的說“哦。”   他“你去哪?”   她“去哪,管你什么事。”   他第二次覺得自己似乎被她氣炸了。   上課鈴突然響了,他只好回到教室。   三天后,去圖書館,她想找幾本書。   他剛剛也在。   他走過去“喂,你喜歡看書?”   她看了他一眼,然后繼續看書。   他覺得自己不不知道怎么跟她溝通。   他遠遠看著她。   她借了一本書,看了一會,然后走向外面,怎么回事下雨了。   她不知道怎么會下雨。   他笑嘻嘻的出現,手里拿著雨傘。   她似乎又一次當他空氣。   她抬著頭看著雨,伸出手去接雨點,下雨也很好。   他呆呆看著他,她的旁若無人般自我的個性太特別,特別激發他去了解她。   他就在她旁邊,像個跟屁蟲不離不棄。   她不耐煩“你想不想送我我回家?”   他邪惡的笑起來“不想送你回家。”   她低著頭,看了看時間,很晚了,然后把書塞給他手里“我怕淋濕,替我保管一下,明天我向你要。”   說完她就走向雨中,她一步又一步的慢慢走著。   第二天,她來到他座位“交出我的書。”   他搖搖頭“大聲的,我聽不見啊。”   她狠狠的瞪著他。   他“你表情太差勁,我不想說了書在哪。”   她轉過身回到座位。   他覺得她就是木頭,溝通障礙,還目中無人。   下午,她又一次去他座位“把書還給我。”   他搖搖頭“你為什么老是臉臭臭的,你討厭我?回答我就還給你。”   她“你好無聊的問題,不還算了。”   之后就沒有來找他。   他拿著書來到她面前“我已經看完了這本書,挺好看的,你如果哪不懂可以問我。”   她一聲不吭的接過書。   哎,他突然覺得拿她沒辦法。   也不知道多久,那天她跑步時扭傷了腳。   他走過去“怎么了?”   她“腳踝很疼,很疼。”   他蹲下了,小心的揉著她的腳踝。   她也沒有說話,就這樣隨他揉。慢慢的不疼了。   他“你最好別走,讓我背你回教室。”   她搖搖頭。   他蹲下身。   她想了想,然后還是一步一步的想走,好疼。   他“別考慮,我背你。”   她“對我這么好干嘛。”   他“我對人都很好。”   她往前走,疼的蹲下身。   他“你怎么這么倔強。”   樓梯前,她實在上不去,于是想了想“好吧,你背我吧。”   他“早這樣就好了。”   他背著他,她一點不重,而且身上有種淡淡的香氣。   不知道為什么她心跳得有些快,不知道為什么臉紅了。   晚上,她突然夢見他。   然后她醒了,原來有點記住他了。   第二天,她來到學校,忍不住看看他到了沒有。   他來到教室。   她心一下子全是他。   他遞給她扭傷噴霧劑“好好保重啊。”   她笑了。   他心里似乎對她特別的奇妙,感覺她也很簡單,只是之前有點拒絕別人靠近。   她第一次覺得不是只有孤單的自己。   他總會常常去她面前跟她說話。   后來,她發現很多女生都喜歡他。   她心情有點糟糕。   他卻還是依舊對她特別好。   她“謝謝你,我們是很好的朋友。”   他點點頭。   她心里有點喜歡他,可是還是沒有說。   他心里很好奇著她,卻沒有很喜歡她。   很好的很好的朋友。   或許最后,這樣的關系也很好吧。 +10我喜歡

老旦的焦慮是從看見那幾塊麥田開始的。搬遷到縣城有小兩個月了,他也覺得自己已經適應了眼下的生活狀態,在森林公園里散散步,跳跳舞,和幾個同齡人聊聊天,悠閑而飄逸,使他像是住進了“桃花園”,不,該是“大觀園”。原來在鄉下,一天到晚不停地勞作,這樣那樣的農活一下子離得好遠,恍如隔世。 那天是他提議登山的,他的提議得到幾個同齡人的贊同,于是他們早飯后就開始登山。 山叫石龍山,坐落在縣城的東邊,是一座南北走向的山脈,像一條巨龍守護在縣城的東邊。五月下旬,初夏時節,天氣還不算炎熱,走在山下的林間小路上,還能感受到絲絲涼意,雖然都是年近古稀的老者,但是常年生活在山里,走山路的功底還在,再說這山也不算太高,看著路旁幾個氣喘吁吁的年輕人,他們不約而同地笑笑,超過年輕人,一口氣登到山頂。 回過頭,俯瞰縣城,縣城的全貌盡收眼底,樓房林立,街道縱橫,亳清河宛若游龍穿城而過,水波蕩漾,使小小的山城充滿了靈氣和活力。再往遠處看,西南角的尾礦庫,像一顆明珠鑲嵌在那里。對面的山崗上,風力發電高大的風車,慢悠悠地轉動著,襯托得小城,似乎成了童話里的城堡,平靜中多了幾分神秘。哦,小小的縣城如此美麗,簡直就是一幅畫,不知是誰驚呼一聲:太美了! 四周望去,西邊是縣城,北邊是礦區,東邊是連綿的群山,南邊是起伏的丘陵和田野,有大片大片的麥田,微風吹拂,麥浪滾滾,麥子已顯黃稍,一派即將成熟的景象。天藍瑩瑩的,沒有一絲云彩,極目遠眺,可以望見極遠的一片水面,那是黃河小浪底水庫庫區,庫面粼粼波光,水波不興。 同伴們都在興奮地說著什么,老旦一句也沒聽見,他看到山下的即將成熟的麥田,就開始發起急來。他突然想起了原來的家園,還有等待收割的小麥,他為那些麥子發愁。 村子整體搬遷到縣城了,但原先的土地都種著,眼下馬上就到夏收了,村里的麥子可怎么收割。他忽然覺得,這幾個月的生活仿佛是一場夢,眼前山下的那些麥田使他驚醒了,他有種虛脫的感覺,額頭出了一層細汗,有點喘不過氣來,心里犯著迷糊,不知怎么隨著同伴們走下山。     經歷過的麥收,像是一部陳年的電影,在他腦海里顛來復去播放著。 “龍口奪食”是老一輩人對夏收的叫法,小時候,老旦不明白,收麥就收麥,咋就成了從龍口里奪。后來長大了,當自己領著一個家,當眼看著割倒的麥子,還來不及拉到場里,雨卻不管不顧地下著,慢慢地麥穗發脹,麥粒爆滿,針尖似的麥芽悄然露頭,一年的辛苦難以收獲,此后的一年全家就要吃難以下咽的“出芽麥”的時候,才深深地感悟到了這句話的含義,暗暗佩服先民們的智慧和精確,當然,也為自己面對大自然的渺小和無力而流淚。 那時候,收麥簡直就是一場全民戰爭,在外上班的,學校教學的,平時有小病小災不下地的都回村,都下地,連上學的孩子們出手了,也要下地去撿拾麥子,拾的麥子要交回隊里,收工的時候,隊里有人負責過秤,夏后隊里會根據拾麥的數量給補貼。記得那年,他們兄弟姊妹幾個拾麥竟然分得二十多塊錢,趕上了一個壯勞力半年的勞作,讓他們很是自豪了一陣子。雖然,那些錢只在母親的手里待了三天,就被小弟的一場急病花個精光。因此,母親多少年都在念叨,要不是那些錢,拿啥去救小弟的命。 那時候,收麥靠的全是人工,先要用鐮刀把麥子割倒,然后再把麥子一擔一擔肩挑到麥場里,再用牛或者馬拉著石頭碌碡,一圈一圈地碾著,其間還要翻場,把地下的麥子翻到上面,等碾好的時候,人們用木杈把麥草挑起來,集到旁邊,再把麥糠連同麥粒推成一堆,乘著風用木锨揚起,風吹走麥糠,落下黃燦燦的麥粒。那時候還是大集體,一個生產隊幾百畝地,收麥的時間要有個把月,甚至更長。 每年的收成全看老天,假如天公作美,就會豐產豐收,反之,就會豐產不豐收。 老旦的村子在山里,海拔高氣溫低,收麥的時間要比山下晚一些,大多的年份,收麥的時候正好趕上雨季,麥子收不回來,在地里被雨水泡得發芽,發過芽的麥子磨出的面粉,不是白的,而是發灰,和面的時候很難揉到一塊,吃著粘牙,蒸出來的饅頭,不是白而喧,而是黑而硬,那味道不是一個難吃能說盡的。 于是,從他們的村子還出了一個遠近聞名的歇后語:“山里家蒸包子——這一鍋不說啦。”意思是由于面不好,蒸不出好吃的包子、饅頭,只好自嘲地說這一鍋不說啦,看下一鍋吧。當然,下一鍋也不會出現奇跡的。上學的時候,這個歇后語很令老旦汗顏,油然產生一種自卑,在同學面前難以抬頭。 后來,村里修寬了路,有了拖拉機,用拖拉機拉麥,要比人肩挑快許多,碾麥也非牛馬所能及。再后來村里通了電,用上了脫粒機,脫粒機可以直接出麥子,又少了揚場的那道工序,漸漸地,吃出芽麥的日子少了。 老旦性子急,每到收麥的時候,他都是急得手忙腳亂的,越急越出錯,越急越不出工。到了包產到戶的時候,他家里也分了家,他種著分給自家的那幾畝地,總是力不從心,那幾年,別人家的麥子好好的,而他家的還是幾乎年年出芽。所以,一到收麥的時候,他就著急上火,嘴邊出泡,有時候,坐在那里一動不動,還一身一身地出汗,這情況持續了好多年,直到兒子們長大,他有了幫手才得到改變。 前幾年,村里實施了“坡改梯”工程,把原來的小塊土地,平整成大塊,路也修得更寬了,聯合收割機開進村里,用聯合收割機收麥,想象不到的快,整個村子的麥事也就幾天功夫,有時候天下著小雨,收割機照樣收割。那機器開進麥田里,就像一個大推子,把一塊塊麥田推成光頭,人們在地頭等著,只要準備好袋子裝麥子就行了。 記得那一年,老旦激動的好幾夜都睡不著,半夜里,還要走到放麥子的屋里,摸摸裝滿麥子的袋子,鞠一把顆粒飽滿,沒有出過芽的麥子,聞一聞,看一看,只怕一不小心,麥芽就調皮地拱出來。 現在他著急的是,搬遷到了城里,住的是單元樓,收下麥子放哪呢,再說村里人好多都在外地打工,他們的麥子可咋辦?還有村子里的人都搬遷了,回去收麥在哪吃飯?……想著這些,嘴角又要出泡了。 晚上吃飯的時候,老旦說出自己的擔憂。孫兒說他們都安排好了,不讓他操心。 盡管孫兒那樣說,他還是不放心,夜里翻來覆去睡不著,一大早,他破例沒有去跳舞,他去了自由市場,他想兒孫們現在都打工掙錢,不把農活當回事,還是要靠自己去收麥子,跑遍了市場竟然沒找到他想要的塑料袋子,后來,在一個小雜貨店里,他找到了袋子,店主似乎對他這份生意一點都不熱心,愛理不理的樣子,一個袋子要三塊錢,記得以前是一塊錢兩個,本來他想還價,看看店主的臉色,他一咬牙,買了三十個袋子,走出店好久,他一手拎著袋子,一手攥著店主找給他的十元錢,還有點隱約地心疼。 他還找好了晾曬麥子的地方,就是他們每天跳舞的那個小廣場,麥子拉回來,就在那里晾曬,如若管理人員不讓曬的話,給他買兩盒好煙。 車子呢?還要找個車子拉麥子,以前家里有三輪,如今給處理了,村里的人家都給他一樣,這又使他犯難,他上街問了問出租的三輪,他們要價高的出奇,老旦覺得嘴角的泡更大了些。 他就像入了迷一樣,每天就是盤算著如何收麥、如何晾曬,甚至連回去買什么菜,怎么做飯都像放電影一樣,在腦子里不知過了多少遍。結果給熬煎的上火不說,還發了高燒,那天夜里燒得說胡話,兒孫們嚇得趕緊把他送到醫院,好在不是啥大毛病,輸了兩天液就好了,醫生說他是心火太盛,藥物治標不治本,假如心火不取,可能還會復發。孫兒笑笑,說他的心火快去了。 村里的麥子熟了,那天早上孫兒和幾個年輕人開了兩輛車回村收麥,老旦說,看你們一個個手干腳凈的哪像干活的樣,那一伙年輕人笑笑,開車走了,當他們走出好遠,老旦想起孫兒沒拿他買的袋子,便趕緊打電話,孫兒一個勁的說,不用不用。他嘆嘆氣,掛了電話。 天不黑他們就回來了,他問孫兒:你們收的麥子呢? 孫兒答:存面粉廠了,縣里的幾大面粉廠早做好了準備,他們的車子就在地頭等著,愿意存的過斤后打收條,不愿意存的直接結算錢。你以為還像以前那么麻煩。 孫兒的回答令他一怔。 孫兒在那邊,低著頭一個勁地擺弄手機,還用微信和村里在外邊打工的視頻聊天,后來老旦總算是聽明白了,那幾個打工沒回來的,托付孫兒替他們收麥,孫兒一一把賣麥子的錢用微信發給他們。 “今年的麥事就算完了?”他問孫兒。 “完了。”孫兒答。 “他們不痛不癢,連地里都沒去,就收完了麥?” “可不是咋的,我給他們發了收麥的視頻,過秤的照片,他們很放心的。” “早知道這樣,我還熬煎個啥呢?” “是呀,早說,不用您管,不用您管,你還不信。” “唉,我買的那些袋子白買了,九十塊錢哩。” “不用擔心,肯定會有用的。我朋友開農家樂,他要裝煤裝柴火啥的,肯定用得上,改天賣給他,要他一百。” 老旦不知說什么好了,于是去看電視,想想這一段的熬煎,真是杞人憂天了。 老旦想再登一次山,那幾個同伴都說天熱不去,他便獨自再次去登,幾天時間,山里的景色已變了樣,樹葉綠的更深,不知名的野花猶顯艷麗,荊花也開了,紫色的、白色的占滿了山坡,成群的蜜蜂嗡嗡嚶嚶地在花叢中翻飛著,忙碌著。 到了山頂,看到山腳下的田野,亦是變了模樣,綠的是玉米、是豆子、是高粱、是谷子,鮮艷的是花,黃的是新翻的土地,拖拉機在田野上耕耘,距離遠,聽不到它的聲音,就像是一部無聲電影,使他覺得那些農事離自己那么遠,那么遠。 晚上,村里的同伴來告訴他,縣里老齡委組織了“夕陽紅”旅行,組織老人們去秦皇島。問他參加不參加,他連說去去去。 可能是登山累了,夜里他睡得早,他又夢見收麥的情景,奇怪的是,夢里的收麥是那樣輕松,這輕松使得他在夢里笑了起來。     作者簡介     楊志強,男,生于1967年 +10我喜歡

arrow
arrow

    s66yr6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